衛生福利部於2018年6月7日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草案,其中納入取自糞便的「微菌叢植入治療」,醫療院所依該辦法申請核准後,就可對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的困難梭菌感染患者進行治療,預告評論期60天。
微菌叢植入治療又稱「糞菌移植」,雖然相關報導暱稱為「吃大便」,其實並非直接將糞便吞下肚。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介章曾接受《好心肝》採訪指出,糞菌移植是取約50克至100克左右健康人的糞便予以過濾、精煉,然後將這個含腸道菌的糞液,透過內視鏡或灌腸的方式注入患者的腸道,讓移植的腸道菌在患者腸道生長,藉此讓患者的腸道菌相回復平衡。至於糞便的提供者多半是找健康的親屬或是管理完善的糞菌銀行。
目前糞菌移植最常使用在「偽膜性腸炎」的治療。偽膜性腸炎是「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引起的疾病,患者多半身體比較差、合併多重疾病,住院中又用了很多抗生素,使得腸道菌相遭破壞,症狀可從輕微無併發症的腹瀉,嚴重的腹瀉、偽膜性大腸炎,甚至整個大腸因為發炎脹起來,出現腸阻塞、敗血症,甚至死亡。
如果你是戴局部活動假牙的患者,每次進食後,就要刷假牙(用流水沖洗著假牙用軟毛牙刷刷洗),更重要的是要刷與活動假牙相接觸的患者自己口內剩下的真牙。戴全口假牙的患者,在每次進食後,漱口,刷洗假牙。在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將活動假牙取出,並且用牙刷將假牙刷洗乾淨再浸泡於冷水當中,睡覺時絕對不可以戴假牙,這是為了讓口腔組織得到休息,同時也是要避免假牙落入氣管和食道的危險。活動假牙這時候可以使用專用的假牙清潔片定時對假牙進行清潔和浸泡,但要注意使用後應採用流水沖洗,去掉殘留液。(一週只需兩次用假牙清潔片浸泡假牙即可)浸泡假牙時盡量用能漫過假牙的最少量的水,這樣溶液濃度才是最高。要特別注意假牙千萬不要使用沸水燙洗,或者使用各種化學藥物浸泡,因為假牙多為塑膠材質,這樣會很容易變形,如果配戴過程有感覺到不適應的地方,千萬不要用自己動手修改,應該要即時醫院檢查或調整,如果真的不小心發生活動假牙損壞或折斷的話,要趕快回診處理,並同時將折斷的部分帶來給醫生唷!
至今國外已經有超過500例使用糞菌移植治療偽膜性腸炎報告,治癒率可達9成,副作用甚低,甚至可以減少復發,效果最明確。國內也有多起成功案例。
由於腸內菌和代謝相關,國外有動物實驗發現,移植瘦鼠的糞菌至胖鼠的腸道,可以改變胖鼠的代謝,治療胖鼠的肥胖,有治療代謝症候群的潛力,目前在人體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因此,未來「吃大便」的應用範圍除了偽膜性腸炎,包括發炎性腸炎、腸躁症、大腸癌,甚至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肥胖症、過敏等,由於都被發現與腸道菌相的失衡有關,可能成為可行的治療選擇。
做活動假牙前我們是需要檢查口腔衛生的,醫生會對患者的剩餘留牙、牙槽骨、頜骨等進行全面檢查,如果發現有影響活動假牙鑲裝的情況,如牙齒齲壞、牙齦炎、牙周炎等,要先治療後再進行鑲牙;對口腔中存在的殘根、殘冠,進行拔除,以免影響假牙的正常使用。醫生是會結合患者的牙齒情況以及經濟情況,為您選擇適合您的活動假牙的材料,然後進行個性化的設計,並對基牙進行適當的磨改調整,為後面的步驟做好準備。再來是取模的過程,就是患者通過咬牙印,讓醫生得到患者缺牙區和基托區的印模。取模後,在印模內加入材料,凝固後根據模型進行調整,將活動假牙製作成型。卡環是支撐活動假牙的支架,在卡環完成後,將人造牙以蠟為基底排列到缺牙間隙上,這時要考慮的是牙的大小、形態、顏色等。活動假牙牙齒排好後,並雕出各個牙的形態。稍作修整直至鑲或完全合適為止。